别石篑 其九

气嘘为风,云流为水。 人之小人,人之君子。 鸭不能飞,蚓不能跃。 枭哭非愁,鸾歌非乐。 无曰升天,天卑于渊。 无曰瞰渊,渊高于天。 即佛即圣,非儒非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篑:袁宏道的朋友,本名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
  • (xū):慢慢地吐气。
  • (xiāo):一种凶猛的鸟,这里可能象征着不好的形象。
  • (luán):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这里可能象征着美好的形象。

翻译

气息呼出就成了风,云朵流动便化作水。 人中有卑劣之辈,人中有高尚之士。 鸭子不能飞翔,蚯蚓不能跳跃。 枭鸟的哭声并非忧愁,鸾鸟的歌声也并非快乐。 不要说升入天空,天其实比深渊还低。 不要说俯瞰深渊,深渊其实比天还高。 这既是佛理也是圣道,既非儒家也非禅宗。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哲学思考和对世间万物的独特见解。诗中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象征,表达了对事物本质和表象的思考。例如,风由气形成,水由云变化,暗示事物的形态和性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人之小人,人之君子”则探讨了人的品德和行为的多样性。诗中还提到鸭不能飞、蚓不能跃,以及枭哭非愁、鸾歌非乐,进一步强调了不能仅凭表面现象来判断事物的本质。最后,关于天和渊的高低关系的描述,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传达出一种相对论的观点,即事物的高低、好坏等都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整首诗富有深意,启发人们思考世间的种种现象和道理。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