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廉夫新居韵

楼居最喜傍西河,春水溶溶生绿波。 近市小桥云影乱,隔帘疏雨竹声多。 执经弟子登金马,换帖山人贽白鹅。 欲向尊前吹铁笛,且听牙板翠儿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楼居:住在楼上。
  • 溶溶:形容水流动的样子。
  • 近市:靠近市场。
  • 执经:手持经书,指学习或传授经书。
  • 弟子:学生。
  • 金马:指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后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
  • 换帖:交换诗文。
  • 山人:隐士。
  • :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 白鹅:白色的鹅,此处可能指作为礼物。
  • 尊前:酒杯前,指宴席上。
  • 铁笛:铁制的笛子,音色独特。
  • 牙板:象牙制成的拍板,古代乐器。
  • 翠儿歌:可能指美妙的歌声。

翻译

最喜欢住在西河边的楼上,春天的河水缓缓流动,波光粼粼。 靠近市场的小桥上,云影斑驳,隔着窗帘,雨声中竹子的声音格外多。 学生们手持经书,准备进入京城学习,隐士们交换诗文,以白鹅作为见面礼。 想要在宴席上吹响铁笛,但更想听那美妙的歌声和象牙拍板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春日河畔的宁静生活图景。诗中,“楼居最喜傍西河”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河畔居所的喜爱,春水溶溶、绿波荡漾,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春景。后句通过“近市小桥”和“隔帘疏雨”的细腻描绘,进一步以云影、雨声、竹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动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人文景象,通过“执经弟子”和“换帖山人”的形象,展现了学问与隐逸的交融,而“铁笛”与“牙板翠儿歌”的对比,则体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向往与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卞思义

元淮安山阳人,字宜之。气宇疏旷,早年有诗名,长于咏物,以才贤,辟为浙西宪府掾,改都水庸田司使。有《宜之集》。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