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景武哀诗

· 赵汸
山东有壮士,胄出古诸姜。 起从楼船师,军败耻生降。 挟俘投海死,终不愧鹰扬。 有孙若郡校,刻意攻文章。 师亡于我殡,丧具倒赀囊。 大兄绾银符,慷慨百夫良。 忍死脱锋镝,明神翼高堂。 佐郡黟山下,慈母未敢将。 甘旨弟所营,时亦来兄傍。 一疾竟不起,呼天但茫茫。 何以慰母怀,相看涕淋浪。 世乱获考终,安知短与长。 郊原多白骨,岂解归山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òu):后代。
  • 诸姜:指古代的姜姓诸侯国。
  • 楼船师:指古代的水军。
  • 鹰扬:英勇威武的样子。
  • 刻意:专心一意。
  • 赀囊 (zī náng):钱财袋子。
  • (wǎn):系,结。
  • 银符:银制的符信,古代用作凭证。
  • 锋镝 (fēng dí):锋是刀刃,镝是箭头,泛指兵器,也比喻战争。
  • 黟山 (yī shān):山名,在今安徽省黟县。
  • 甘旨:美味的食物。
  • 考终:寿终,自然死亡。

翻译

山东有一位壮士,他的后裔出自古代的姜姓诸侯国。他跟随楼船师起兵,但军败后耻于投降。他挟持俘虏投海自尽,始终不失英勇威武的气概。他的孙子在郡校学习,专心攻读文章。老师去世后,他负责安葬,倾尽所有钱财。他的大兄系着银符,是百名勇士中的佼佼者。在战场上忍死逃脱,明神保佑他的高堂。他在黟山下辅佐郡守,因母亲未敢带去。他为弟弟准备美味的食物,时常也来到兄长身边。但因一场疾病最终未能康复,对天呼喊却无回应。如何安慰母亲的怀抱,只能相看泪流满面。乱世中能得善终,又怎能知晓生命的短长。郊外的原野上白骨累累,又怎能都归于山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东壮士及其家族的悲壮故事,通过对壮士英勇牺牲和其后代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描写,展现了家族荣誉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诗中,壮士的牺牲体现了对荣誉的坚守,而其后代的遭遇则反映了乱世中普通人的无奈与苦难。通过对家族几代人的命运对比,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对乱世中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家族荣誉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家族英雄主义和乱世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赵汸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