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子琯

· 赵汸
无子未尝忧,有子悲不育。 妙赞世所稀,我穷焉得鞠。 所嗟百日间,奔走无停躅。 贺者犹在门,房中已闻哭。 汝病吾不知,汝名人已录。 我无高飞翼,安用烦羁束。 奉身如拱璧,世乱遭指目。 祸福来无端,每虞连骨肉。 殇子古称寿,彼苍非汝毒。 勿羡彭与?,贪生恒局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妙赞(miào zàn):美好的赞誉,指对子女的赞美。
  • (jū):养育。
  • (zhú):足迹,这里指行动。
  • 殇子(shāng zǐ):早逝的孩子。
  • 彭与?(Péng yǔ Líng):彭祖和?铿,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

翻译

没有孩子时我并不感到忧愁,有了孩子却悲痛他未能长大。 你的美好赞誉世间罕见,我却因贫穷无法养育你。 最令人叹息的是这百日之间,我四处奔波,没有片刻停歇。 当祝贺的人还在门外时,屋内已传来你的哭声。 你生病了我却不知,你的名字已被记录在册。 我没有高飞的翅膀,又何必被世俗束缚。 我像捧着珍贵的玉璧一样守护自己,在乱世中总是被人指指点点。 祸福无常,常常担心会牵连到骨肉至亲。 古人说早逝的孩子也算是长寿,苍天并非对你有恶意。 不要羡慕彭祖和?铿的长寿,他们贪恋生命却常常感到局促不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早逝儿子的深切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无子未尝忧,有子悲不育”直抒胸臆,展现了作者对儿子的深厚情感。后文通过对“妙赞世所稀”与“我穷焉得鞠”的对比,揭示了作者因贫穷无法养育儿子的无奈。诗末以“殇子古称寿”来安慰自己,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儿子的无限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子诗。

赵汸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