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率斋王廉使三首

· 刘鉴
试手东风第一杯,士如侯栗与侯梅。 润之春雨根方茂,悴以秋霜花肯开。 昔有两生增鲁重,今闻四皓为刘来。 圣朝礼乐须三代,接武行看上曲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率斋:人名,王廉使的字。
  • 士如侯栗与侯梅:比喻士人的品质高洁,如同珍贵的栗子和梅子。
  • 润之春雨根方茂:比喻在良好的环境下,事物的根基才能茂盛。
  • 悴以秋霜花肯开:比喻在艰难困苦中,花朵依然坚强开放。
  • 两生:指孔子弟子颜回和子贡。
  • 增鲁重:增加鲁国的重任。
  • 四皓:指商山四皓,汉初四位隐士。
  • 为刘来:为了刘邦而来。
  • 圣朝:指当时的朝廷。
  • 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古代中国的三个朝代。
  • 接武:接续前人的步伐。
  • 曲台:古代宫廷中的一个重要场所,用于举行礼仪和音乐活动。

翻译

在春风中初次举杯,士人的品质如同珍贵的栗子和梅子。 春雨滋润下,根基茂盛;秋霜中,花朵依然坚强开放。 昔日颜回和子贡增加了鲁国的重任,今日听说商山四皓为了刘邦而来。 在圣朝,礼仪和音乐需要传承三代,我们接续前人的步伐,行进在曲台之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风、春雨、秋霜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士人品质的赞美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士如侯栗与侯梅”一句,既展现了士人的高洁品质,也隐喻了他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坚韧与顽强。后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进一步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代朝廷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时代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刘鉴

元关中人,字士明。顺帝二年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 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