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山中次韵基道人

金粟山高晓雪晴,柴门相对有馀清。 因逢好景成归隐,自许閒身乐泰平。 白发已无尘世梦,青松新结岁寒盟。 北林有客同岑寂,旋煮溪蔬折足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粟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此处泛指山名。
  • 柴门:用树枝编扎的简陋的门,常指代贫寒之家。
  • 归隐:指辞官隐居,回到自然之中。
  • 閒身:即“闲身”,指空闲无事的身体,也指无官职束缚的自由身。
  • 泰平:即“太平”,指社会安定,无战乱。
  • 岁寒盟:指在严寒的岁月中结下的友谊或誓约,比喻坚贞不渝的友情或志向。
  • 岑寂:形容环境静寂,也形容心情孤寂。
  • 折足铛:折断腿的锅,形容生活简朴或贫困。

翻译

金粟山在晨曦中雪后初晴,简陋的门前显得格外清幽。 因遇到这美好的景色而决定归隐,自认为闲适的身躯能享受太平。 白发已不再有尘世的梦想,青松新近结下了岁寒的盟约。 北边的树林中有位客人同样感到孤寂,我们煮着溪边的蔬菜,用折断腿的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归隐山林的清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金粟山高晓雪晴”一句,以山高雪晴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高远清新的意境。后文通过“归隐”、“閒身”、“岁寒盟”等词语,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廖大圭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2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