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晚眺

· 杨载
山椒翚构四垂宽,上相旌旗会览观。 傍近江湖天广大,上连星斗地清寒。 龙宫永锁函书閟,凤岭重嗟苑树残。 此际独无云蔽日,正宜翘首望长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椒:山顶。
  • 翚构:飞檐。
  • 四垂:四面下垂。
  • 上相:指宰相或高位重臣。
  • 旌旗:旗帜的总称。
  • 会览观:聚集观赏。
  • 傍近:靠近。
  • 江湖:泛指江河湖泊。
  • 星斗:星星。
  • 龙宫:神话中龙王的宫殿。
  • 函书:指书信或文书。
  • :关闭。
  • 凤岭:山名,可能指有凤凰传说的山。
  • 苑树:园林中的树木。
  • 翘首:抬头。
  • 长安:古都名,今西安,常用来指代京城或朝廷。

翻译

山顶上飞檐的建筑四面宽阔,宰相的旗帜聚集在此观赏。 靠近江湖,天空显得格外广大,地上连接星斗,清寒之气弥漫。 龙宫深锁,书信被永久封闭,凤岭之上,重重叹息园林树木的凋残。 此时独独没有云彩遮挡太阳,正是抬头远望长安的好时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吴山晚眺时的壮阔景象和深沉情感。诗中,“山椒翚构”与“上相旌旗”共同构成了高远而庄严的画面,展现了朝廷重臣的威仪。接着,诗人通过“傍近江湖”与“上连星斗”的对比,表达了天地之广大与清寒,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后两句则转向对龙宫与凤岭的描绘,隐含了对时局变迁的感慨。结尾“正宜翘首望长安”,则透露出诗人对朝廷的向往与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