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残月低檐挂玉钩。东风帘幕思如秋。梦魂不被杨花搅,池面还添翠压稠。 红叱拨,翠骅骝。青山隐隐水悠悠。行人更在青山外,不许朝朝不上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鹧鸪天:词牌名。
  • 刘秉忠:元代诗人。
  • 玉钩:形容弯月如钩。
  • 杨花:柳絮。
  • 翠压稠:形容绿色的浓密。
  • 红叱拨:红色的骏马。
  • 翠骅骝:绿色的骏马。
  • 隐隐:模糊不清的样子。
  • 悠悠:悠长的样子。
  • 朝朝:每天。

翻译

残月低垂,如玉钩挂在屋檐下。东风吹拂着帘幕,思绪如秋天的凉意。梦中的魂魄未被飘飞的柳絮打扰,池面上的绿色更加浓密。 红色的骏马,绿色的骏马,青山隐约,水流悠长。行人已经远去,消失在青山之外,但我不允许自己每天不上楼眺望。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夜思人的画面。残月、东风、杨花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情的氛围。词中“梦魂不被杨花搅”一句,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宁静与执着。结尾的“不许朝朝不上楼”则强烈地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抑制的期盼。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刘秉忠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刘秉忠

刘秉忠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为僧时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博学多艺,尤邃于《易》及邵雍《皇极经世》。初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武安山中为僧。乃马真后元年,忽必烈在潜邸,召留备顾问。上书数千百言,引汉初陆贾“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言,陈说天下大计。宪宗时,从灭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及即位,秉忠采祖宗旧典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中统五年,还俗改名,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建议以燕京为首都,改国号为大元,以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一代成宪,皆自秉忠发之。卒谥文正。有《藏春集》。 ► 140篇诗文

刘秉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