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

阊门杨柳自春风,水殿幽花泣露红。 飞絮年年满城郭,行人不见馆娃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阊门:苏州古城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 水殿:建在水边或水上的宫殿,这里指姑苏台上的建筑。
  • 馆娃宫: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宫殿,位于苏州。

翻译

春风轻拂,阊门的杨柳自然摇曳生姿, 水殿旁幽静的花儿含着露珠,仿佛在泣诉着红色的哀愁。 每年春天,飞絮飘满整个城郭, 然而行人却再也见不到那昔日的馆娃宫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姑苏台的景色,通过春风、杨柳、幽花、飞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美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中“水殿幽花泣露红”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幽花以情感,仿佛它们也在为逝去的繁华而泣诉。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馆娃宫的消失象征着往昔辉煌的消逝,而满城的飞絮则像是历史的尘埃,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不忘过去。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