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

· 李裕
丽质过邯郸,春风直几钱。 送情怜眼艳,凝伫觉身偏。 霞澹斜侵雁,云轻巧衬蝉。 芳金摇翠勒,暖玉藉绒鞯。 脸媚风初信,眉弯月未弦。 绿深芳草雨,红绽碧桃天。 却扇羞花落,褰裳妒酒翻。 关心时浅笑,忆别自微言。 绦脱浓香暖,巾缨腻粉斑。 幽期只窨约,私语每防閒。 田木须连理,吴梅易引涎。 襦长腰并柳,袜小步移莲。 枕障熏沈水,屏围画远山。 体轻嫌蔽膝,指嫩瑩彄环。 怅荡元非醉,朦腾不为眠。 绣盘花猗傩,锦就字洄联。 锁合沈鱼夕,筝閒少雁寒。 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乍见都疑梦,相逢信契仙。 怜才多婉娩,倚态转翩妍。 璧月红窗外,银河碧树边。 幔轻云影动,帘静浪纹悬。 裙薄绡长皱,裀重锦未蔫。 妆台宜向日,舞袖欲随烟。 鸡舌遥闻韵,猩唇厌授餐。 深衣留唾碧,系帛表心丹。 只忆愁肠断,宁知别绪牵。 宝钗分凤翼,钿合寄龙团。 红豆膏凝箧,文鹓绣作繁。 凄迷千日酒,惆怅五云轩。 楚女窥墙日,文园病渴年。 合欢连组带,解佩杂芳荃。 缨断风前烛,香偷别后筵。 额黄红粉澹,泪颗绀珠鲜。 苔迹和尘印,花阴带露穿。 时时伤往事,故故寄新篇。 人去愁千叠,心伤恨万端。 蝶晴随絮远,莺晓怨春残。 梦好心多感,情深意已传。 蘼芜空满地,欲赠思依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丽质:美丽的容貌。
  • 凝伫:凝视站立。
  • 霞澹:淡霞。
  • 翠勒:翠色的马勒。
  • 暖玉:温暖的玉石,比喻女子的手。
  • 褰裳:提起衣裙。
  • 绦脱:丝带脱落。
  • 幽期:秘密的约会。
  • 窨约:暗中约定。
  • 吴梅:吴地的梅花。
  • 引涎:引起口水,比喻引起欲望。
  • 步移莲: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 熏沈水:熏香沉水。
  • 屏围:屏风围绕。
  • 蔽膝:遮盖膝盖的衣物。
  • 朦腾:朦胧不清。
  • 猗傩:轻盈柔美的样子。
  • 锁合:锁住。
  • 绣盘花:绣有花的盘子。
  • 锦就字:锦上添花。
  • 乍见:初见。
  • 信契仙:相信是仙人。
  • 璧月:圆月。
  • 猩唇:猩红色的唇。
  • 深衣:长衣。
  • 系帛:系在帛上的信物。
  • 钿合:镶嵌金花的首饰盒。
  • 文鹓:文鸟。
  • 凄迷:迷茫凄凉。
  • 五云轩:五彩云车,指仙境。
  • 楚女:楚地的女子。
  • 窥墙:偷看。
  • 文园病渴:文人因思念而病。
  • 合欢:欢乐。
  • 解佩:解下佩饰。
  • 额黄:额头的黄色装饰。
  • 绀珠:深蓝色的珠子。
  • 蘼芜:一种草。

翻译

美丽的容颜超越了邯郸的美人,春风的价值又值几何? 送出的情感充满了眼眸的艳丽,凝视时感到身体的倾斜。 淡霞斜斜地映在雁群上,云朵轻盈地衬着蝉鸣。 芳香的金属摇动着翠色的马勒,温暖的玉手搭在绒布的鞍垫上。 脸庞娇媚如风初起,眉弯如未满的月亮。 绿草深沉在雨中,红花绽放在碧桃的天空。 却扇时羞涩如花落,提起衣裙嫉妒酒的翻涌。 关心时浅浅一笑,回忆别离时自言自语。 丝带脱落带着浓郁的香气,头巾和缨子上沾满了细腻的粉末。 秘密的约会只有暗中约定,私语时总是防备着被发现。 田间的树木应该长成连理,吴地的梅花容易引起欲望。 衣襦长如腰间的柳枝,袜子小巧如步履中的莲花。 枕边熏着沉水香,屏风围绕着远山的画。 身体轻盈嫌蔽膝,手指嫩滑如瑩彄环。 怅然若失并非醉酒,朦胧不清并非未眠。 绣盘上的花轻盈柔美,锦上的字回环连绵。 锁合的沉鱼在夕阳下,闲散的筝声缺少雁的寒意。 美人何在遥远,良夜独自漫长。 初见时都以为是梦,相逢时确信是仙人。 怜爱才华多婉转,倚靠姿态更翩翩。 红窗外的圆月,碧树边的银河。 轻云影动在幔帐上,静浪纹悬在帘幕间。 裙薄绡长皱,锦未蔫重裀。 妆台宜向日,舞袖欲随烟。 鸡舌香遥闻其韵,猩红唇厌倦授餐。 深衣留有唾沫的碧色,系在帛上的表心丹。 只忆愁肠断,宁知别绪牵。 宝钗分凤翼,钿合寄龙团。 红豆膏凝在箱中,文鸟绣成繁复。 迷茫凄凉的千日酒,惆怅的五彩云车。 楚女偷看墙日,文园因思念而病。 合欢连着组带,解下佩饰杂着芳荃。 缨断风前烛,香偷别后筵。 额黄红粉淡,泪颗深蓝珠鲜。 苔迹和尘印,花阴带露穿。 时时伤往事,故故寄新篇。 人去愁千叠,心伤恨万端。 蝶晴随絮远,莺晓怨春残。 梦好心多感,情深意已传。 蘼芜空满地,欲赠思依然。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和她与情人之间的深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霞澹斜侵雁”、“云轻巧衬蝉”等,展现了女子如梦如幻的美貌和情感的复杂多变。通过对女子服饰、姿态、情感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爱情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李裕

元婺州东阳人,字公饶。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