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怀山中友人

· 李裕
烟消天末夜膧胧,溶漾银河望欲空。 长忆山中共明月,独怜都下见秋风。 羽林警卫纷如织,龙虎公屯势更雄。 远客不眠愁欲绝,起看鳷鹊露光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膧胧(tóng lóng):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 溶漾:水波荡漾的样子。
  • 银河:天河,夜空中由无数星星组成的带状星群。
  • 羽林:古代皇帝的禁卫军。
  • 龙虎:比喻勇猛的军队或英雄人物。
  • 鳷鹊(zhī què):传说中的鸟名,这里可能指喜鹊。

翻译

烟雾消散,夜空朦胧,银河波光荡漾,仿佛望向无尽的虚空。我长久地回忆起与山中友人共赏明月的时光,独自在这里感受到秋风的凄凉。禁卫军如织,勇猛的军队气势更加雄壮。远方的客人无法入眠,忧愁至极,起身在露水中仰望星空,寻找那传说中的鳷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五夜的景象,通过对银河、明月、秋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都城生活的孤独感受。诗中“长忆山中共明月,独怜都下见秋风”一句,巧妙地将山中的宁静与都城的喧嚣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情感落差。结尾的“远客不眠愁欲绝,起看鳷鹊露光中”则进一步以夜景和传说中的鸟名,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

李裕

元婺州东阳人,字公饶。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