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漉篇有所赠

· 李序
独漉复独漉,隔帘月影望微月。楼头夜语不分明,碧穗开香似云叶。 蜻蜓天上来,春愁立死锦绣堆。岂知身是秋风客,为君容颜瘦如石。 芳菲相望采不及,千里黄云覆沙碛。背人去,几日还。 曾饮江南水,□向燕支山。汀洲三月柳风起,愿得秋来渡江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独漉:反复不停地。漉,音[lù],过滤。
  • 碧穗:绿色的穗状物,这里指香炉中升起的香烟。
  • 立死:立刻死去。
  • 秋风客:指秋天的客人,比喻短暂易逝的事物或人。
  • 瘦如石:形容非常瘦弱,像石头一样坚硬而没有生气。
  • 芳菲:指花草的香气。
  • 黄云:黄色的云,比喻沙尘暴。
  • 沙碛:沙漠中的沙石地。
  • 燕支山:山名,在今甘肃省境内。
  • 汀洲:水中的小洲。

翻译

反复不停地过滤,透过帘子望见微弱的月光。楼头夜语模糊不清,碧绿的香烟如云叶般升起。 蜻蜓从天而降,春愁让它立刻死在锦绣堆中。哪里知道自己是秋风的客人,为你的容颜瘦弱如石。 花草的香气相互对望,却采不到,千里黄云覆盖着沙碛。背人而去,几日后又回来。 曾在江南饮水,如今却面向燕支山。三月汀洲的柳风起,愿等到秋天来临时渡过江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中“独漉复独漉”反复强调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困境,而“隔帘月影望微月”则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凄美的氛围。诗中的“蜻蜓天上来”和“春愁立死锦绣堆”形象地描绘了春愁的沉重和生命的脆弱。最后,诗人通过对江南和燕支山的对比,以及对秋天的期待,展现了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李序

元婺州东阳人,字仲伦。许谦弟子。为文以《左》、《国》、《史》、《汉》为标格,唐宋以下勿论。隐东白山,与陈樵相倡和。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