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达兼善

天风起西北,坚冰在河水。 日车寒易侧,霜露方泥泥。 居人涂户牖,日晏犹未起。 客子将安之,行役乃不已。 平生丈夫愿,剪鬌弄孤矢。 岂不甘陋巷,宁能老桑梓。 近者发扬州,舟楫水上舣。 幸逢地主贤,设摆共遮止。 张灯转清夜,高论杂燕喜。 忽闻故人来,如渴饮醪醴。 三年隔江分,终日候河涘。 言旋犹望尘,失笑或乃尔。 人生一邂逅,亦复自牾牴。 明日驱车去,不得待行李。 闻将入临海,相见亦近耳。 临海古壮县,正在天姥里。 大山插青天,琼台屹相倚。 东维见扶桑,踆乌有三趾。 碧海浸后土,东绕其地底。 山上多桃花,雪霜摧不死。 我家山之南,欲往亦屡矣。 因君紫旄节,去访白云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日车:太阳。
  • 泥泥:泥泞。
  • 涂户牖:涂饰门窗。
  • 行役:旅途劳顿。
  • 剪鬌:剪去头发。
  • 孤矢:箭。
  • 桑梓:家乡。
  • 舟楫:船只。
  • :停泊。
  • 设摆:设宴。
  • 醪醴:美酒。
  • 河涘:河岸。
  • 邂逅:偶然相遇。
  • :冲突。
  • 紫旄节:古代官员出使时所持的节杖。
  • 白云子:隐士。

翻译

天风从西北吹来,河水中的坚冰开始融化。太阳在寒冷中倾斜,霜露使得地面泥泞。居民们涂饰门窗,直到日暮还未起床。旅客将去往何方,旅途劳顿不断。平生有成为大丈夫的愿望,剪去头发,玩弄箭矢。难道不满足于简陋的巷子,宁愿老死在家乡。最近前往扬州,船只在水上停泊。幸好遇到贤明的地主,设宴款待并挽留。张灯到深夜,高谈阔论中夹杂着欢笑。忽然听到老朋友来访,如同渴了喝美酒。三年隔江相望,终日在河岸等候。回望时还望见尘埃,不禁失笑。人生一次偶然的相遇,也自相矛盾。明天驱车离去,不能等待行李。听说将进入临海,相见也近了。临海是古代的壮县,正在天姥山里。大山直插青天,琼台屹立相依。东边是扶桑,踆乌有三趾。碧海环绕着后土,东边环绕着地底。山上多桃花,雪霜摧残不死。我家在山南,想去也屡次了。因你的紫旄节,去拜访白云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和心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与友人的重逢之喜。诗中“天风起西北,坚冰在河水”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冬日的寒冷景象,而“忽闻故人来,如渴饮醪醴”则表达了与故人重逢的喜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