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南宫江西归吴门隐居短句奉寄

· 李瓒
江国徂春暮,兰苕生蕙风。 佳人天之末,高隐林泉中。 有怀不能伸,愁思渺无穷。 朱弦发清响,大吕振黄钟。 依依阊门柳,去去塞北鸿。 永言寄歌诗,用以慰幽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ú):往,去。
  • 兰苕 (lán tiáo):兰草的茎。
  • 蕙风 (huì fēng):香风,这里指春风。
  • 佳人:这里指袁南宫。
  • 天之末:天边,形容遥远。
  • 高隐:隐居高远之地。
  • 林泉:山林与泉石,指隐居之地。
  • 有怀:有所思念。
  • 朱弦 (zhū xián):红色的琴弦,指琴。
  • 大吕 (dà lǚ):古代音律之一,此处比喻音乐。
  • 黄钟 (huáng zhōng):古代音律之一,此处比喻音乐。
  • 阊门 (chāng mén):苏州城门名。
  • 幽悰 (yōu cóng):深藏的情感。

翻译

春天已去,江国暮色中,兰草的茎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袁南宫,你这位佳人,远在天边,隐居在山林泉石之间。 我心中有所思念,却无法表达,愁思无边无际。 琴弦轻拨,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大吕黄钟般悠扬。 看着阊门旁依依的柳树,想象着塞北飞去的鸿雁。 我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我的思念,希望它能慰藉我深藏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隐居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之愁。诗中运用了兰苕、蕙风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通过朱弦、大吕、黄钟等音乐元素的比喻,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内心的情感波动。结尾处的阊门柳和塞北鸿,不仅增添了诗的画面感,也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

李瓒

李瓒

元平江路人,字子粲,一字子鬯,号弋阳山樵。旁通佛经及庄周之学。有《弋阳山樵稿》。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