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郑廷举及其伯氏廷瑞
我行出天台,群山秀如舞。
大江忽中开,金汤踞深阻。
地势抱鳌颔,人家缀蜂户。
东南有秀气,天地此融聚。
眼中识郑君,精粹产兹土。
元方亦俊拔,眉秀长鬣古。
严君鹤发新,诸郎凤毛吐。
郑君爱敬客,灯火听夜雨。
剧谈隐民瘼,开口见肺腑。
方今生民困,子亦念此否。
努力树明德,非子不与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台: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金汤:坚固的防御工事,比喻地势险要。
- 鳌颔:传说中鳌鱼的颔部,比喻地势险峻。
- 蜂户:形容人家密集如蜂巢。
- 元方:指郑廷举的兄长,即郑廷瑞。
- 眉秀长鬣古:形容人的眉毛秀丽,鬓发长而古雅。
- 鹤发:白发,形容年老。
- 凤毛吐:比喻才华出众,如同凤凰的羽毛。
- 剧谈:深入的交谈。
- 隐民瘼:指民间的疾苦。
- 肺腑:内心深处。
- 明德:高尚的品德。
翻译
我行走至天台山,群山秀丽如同舞蹈。大江突然从中分开,坚固的防御工事坐落在深邃的险阻之地。地势险峻如鳌鱼的颔部,人家密集如蜂巢。东南方有秀美的气息,天地在此融聚。我在这里认识了郑君,他的精粹正是这片土地所产。他的兄长元方也是俊逸出众,眉毛秀丽,鬓发长而古雅。他的父亲新近白发苍苍,而他的儿子们才华横溢,如同凤凰的羽毛。郑君热情好客,我们在灯火下听夜雨,深入交谈,谈论民间疾苦,他的言辞直抵人心。如今生民困顿,你是否也感念于此?努力树立高尚品德,非你我不愿与之交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天台山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郑氏兄弟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及其人才的深厚情感。诗中“地势抱鳌颔,人家缀蜂户”形象地描绘了地形的险峻和人口的密集,而“郑君爱敬客,灯火听夜雨”则生动地表现了郑君的热情好客和夜谈的温馨场景。最后,作者对郑君提出了期望,希望他能关注民生,努力树立高尚品德,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