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得
各有天真佛,号之为宝王。 珠光日夜照,玄妙卒难量。 盲人常兀兀,那肯怕灾殃。 唯贪淫泆业,此辈实堪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真佛:指每个人内心本具的佛性,即纯净无染的本性。
  • 宝王:珍贵的王者,这里比喻佛性的尊贵。
  • 珠光:比喻佛性的光明。
  • 玄妙:深奥难解的道理。
  • 卒难量:终究难以估量。
  • 盲人:比喻无明的人,即没有智慧的人。
  • 兀兀:形容愚昧无知的样子。
  • 灾殃:灾难和不幸。
  • 贪淫泆业:贪欲、淫乱和放纵的行为。
  • 堪伤:值得同情和悲伤。

翻译

每个人内心都有纯净的佛性,我们称之为珍贵的王者。 这佛性如同珠光般日夜照耀,其深奥的道理终究难以估量。 那些无明的人常常愚昧无知,他们哪里会害怕灾难和不幸。 他们只贪恋欲望和放纵,这样的人实在值得同情和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天真佛”与“盲人”的形象,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光明与黑暗。诗中,“天真佛”象征着人内心纯净的佛性,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尊贵品质,而“盲人”则代表了那些被无明和欲望所蒙蔽的人。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那些沉溺于贪欲和放纵之人的同情,同时也强调了追求内心光明与纯净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发人深省。

拾得

拾得

唐僧。太宗贞观时人。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游松径,见一十余岁儿童,遂引至寺,付库院。经三纪,令知食堂。与寒山友,状类颠狂。闾丘胤出守台州,入寺见寒山、拾得二人,拜之,二人连臂走出,沈迹无所。胤复往寒岩谒问,便缩入岩穴中入灭。寻其遗物,唯于林间并村墅屋壁得诗三百余篇。 ► 56篇诗文

拾得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