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圭峰怀苏长公

·
久向风尘厌薄游,到来象外且淹留。 溪边石枕和云卧,岩畔山茶带雨收。 古寺老僧非旧主,疏林晴色又新秋。 坡仙题咏今残剥,词客登临诵未休。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圭峰: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形状像圭的山峰。
  • 苏长公:指苏轼,因其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故称苏长公。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薄游:短暂的游历。
  • 象外:超然物外的境界。
  • 淹留:停留,逗留。
  • 石枕:石头制成的枕头。
  • 和云卧:与云一起躺卧,形容高远超脱。
  • 岩畔:山岩旁边。
  • 山茶:一种常绿灌木,花大而美,常见于山野。
  • 带雨收:指山茶花在雨后显得更加娇艳。
  • 旧主:原来的主人。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晴色:晴朗的天色。
  • 新秋:初秋。
  • 坡仙:指苏轼,因其文才出众,被尊称为“坡仙”。
  • 题咏:题诗吟咏。
  • 残剥:残缺剥落。
  • 词客:指诗人或文人。
  •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山水。
  • 诵未休:不断地吟诵。

翻译

我早已厌倦了世俗的纷扰,短暂的游历,来到这超然物外的圭峰,愿意停留下来。溪边的石枕上,我与云一起躺卧,山岩旁的山茶花在雨后显得更加娇艳。古老的寺庙和年老的僧人已非昔日的主人,稀疏的树林在晴朗的天色下迎来了初秋。苏轼的题诗已经残缺剥落,但诗人们仍然不断地吟诵,登上此地,缅怀他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久向风尘厌薄游”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纷扰世界的厌倦之情。随后,诗人通过“象外且淹留”、“石枕和云卧”等意象,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诗的结尾提到苏轼的题咏残剥,但词客们仍不断吟诵,显示了苏轼诗歌的不朽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苏轼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罗蒙正

元广州新会人,字希吕。博学强记。弱冠从罗斗明学诗,有名于时。檄为高州学正,后以荐授南恩州教授,州判吴元良欲用为幕官,力辞不就。有《希吕集》。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