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尚书秋山暮霭图

长江万里流滔滔,风平如席静不涛。 老枫疏柳澹云影,敧岸侧岛明秋毫。 红尘一点飞不到,何人结屋江之皋。 霜清水落沙屿出,芦叶瑟瑟鸿南翱。 一峰崒嵂耸峨髻,俯视培嵝如儿曹。 晴岚朝爽滴空翠,树林露沐滋流膏。 心融造化意惨澹,笔挟风雨声萧骚。 淋漓元气犹带湿,收拾万象无能逃。 扶舆清淑聚胸次,固应独擅人间豪。 未容小米诧能事,千古且说文昌高。 世间神物不易得,牙签玉轴归时髦。 我来坐窗疲不遨,展卷顿觉舒郁陶。 何烦蜡屐跻攀劳,崦西小红寻野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澹云影:淡淡的云影。澹(dàn):淡泊,恬静。
  • 敧岸侧岛:倾斜的岸边和小岛。敧(qī):倾斜。
  • 秋毫:秋天鸟兽新长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 江之皋:江边的高地。皋(gāo):水边的高地。
  • 崒嵂:高耸的样子。崒(zú)嵂(lǜ):高峻。
  • 峨髻:高耸的发髻,比喻山峰。
  • 培嵝:小土丘。
  • 晴岚:晴天山中的雾气。
  • 流膏:流动的油脂,比喻露水。
  • 萧骚: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 扶舆:扶持,扶持。
  • 清淑:清新美好。
  • 舒郁陶:心情舒畅,愉悦。
  • 蜡屐:涂蜡的木屐,古代一种防滑的鞋子。
  • 崦西: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翻译

长江万里滔滔不绝,风平浪静如席。老枫树和稀疏的柳树下,淡淡的云影飘过,倾斜的岸边和小岛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红尘的喧嚣似乎一点也飞不到这里,不知是谁在这江边的高地上建了房子。霜降水落,沙洲露出,芦苇在风中瑟瑟作响,鸿雁向南飞翔。一座山峰高耸如峨髻,俯视着周围的小土丘,仿佛它们都是小儿科。晴朗的山中雾气在早晨显得清新,树木上的露水如同流动的油脂。心与自然融为一体,意念深沉,笔下仿佛带着风雨的声音,萧骚作响。淋漓的画作仿佛还带着湿气,万物的形态无一能逃脱其描绘。清新的美景汇聚于胸中,确实应独享人间豪情。不容小觑的技艺,让人想起了古代文昌的高超。世间难得的神物,如今归于时髦之人。我坐在窗前,疲惫不堪,展开画卷顿觉心情舒畅,愉悦。何须费力穿上蜡屐去攀登山峰,只需在崦西寻找野外的桃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长江秋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长江的壮阔、秋日的宁静以及自然景色的美妙。诗中“长江万里流滔滔”一句,即以宏大的视角开篇,展现了长江的浩荡气势。后文通过对老枫、疏柳、云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秋日江景。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致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郭麟孙

元平江路人,字祥卿。博学工诗。为钱塘吏,调江东,归吴卒。有《祥卿集》。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