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重游虎丘二首

三月三日天气好,一年一度虎丘游。 枇杷岩下频呼酒,杨柳桥边旋系舟。 春事固知欺白发,山灵元不厌清流。 祇今觞咏成陈迹,何用兰亭俯仰愁。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月三日: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古时有春游踏青的习俗。
  • 虎丘: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枇杷岩:虎丘内的一个景点。
  • 杨柳桥:虎丘内的一个景点。
  • 春事:春天的景象和活动。
  • 白发:指年老。
  • 山灵:山神,这里指虎丘的自然美景。
  • 清流:清澈的溪流,也比喻清高的品行。
  • 祇今:如今。
  • 觞咏:饮酒赋诗。
  • 兰亭: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在兰亭举行的著名文人集会,留下了《兰亭集序》。
  •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时间的短暂。

翻译

三月三日,天气晴朗,每年一度的虎丘游玩。 在枇杷岩下频频举杯饮酒,杨柳桥边系好船只。 春天的景色固然美丽,但似乎在嘲笑我这白发老者,山中的神灵却从不厌倦清澈的溪流。 如今饮酒赋诗已成为过去,何必像兰亭集会那样感慨时光的短暂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郭麟孙在三月三日重游虎丘的情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诗中“春事固知欺白发”一句,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又暗含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而“山灵元不厌清流”则进一步以山灵的永恒来对比人生的短暂,抒发了诗人对清高品行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兰亭集会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超然态度。

郭麟孙

元平江路人,字祥卿。博学工诗。为钱塘吏,调江东,归吴卒。有《祥卿集》。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