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颾颾(sāo sāo):形容风声。
- 东皇:指春神。
- 载膏:指春雨,比喻春雨如油。
- 堕红:落花。
- 嫣香:指花的香气。
- 压地:指花瓣落地。
- 腻不消:形容花瓣落地后,其香气和色彩仍然浓郁不散。
- 绣屏:绣有图案的屏风。
- 沈脑:沉香,一种香料。
- 愁重:形容心情沉重。
- 燕支:即胭脂,此处指妆容。
- 倦梳扫:懒得梳妆打扮。
- 玉关:玉门关,此处泛指边关。
- 一番:一次,一回。
翻译
风声呼呼,雨声萧萧,春神催促着驾车,春雨如油滋润大地。 落花残萼与深绿的芳草相伴,花的香气浓郁,花瓣落地后色彩和香气依旧不散。 绣屏风中透出寒意,沉香熏得人心烦,心情沉重,胭脂妆容也懒得打理。 边关万里,人还未归,风雨过后,春天又一次老去。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天的风雨为背景,描绘了落花、芳草和浓郁的花香,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愁思和对远方未归人的思念。诗中“风颾颾,雨萧萧”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候特点,而“堕红残萼芳草深”则进一步以春天的景象来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后句“绣屏寒逗熏沈脑,愁重燕支倦梳扫”则通过室内景象和女子的倦怠梳妆,传达了内心的孤寂和无奈。结尾的“玉关万里人未归,风雨一番春又老”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于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
陶宗仪的其他作品
- 《 次韵宁熙中上人姑苏纪游十首华山阻雨 》 —— [ 元 ] 陶宗仪
- 《 次韵答陈祠部景祺三首 》 —— [ 元 ] 陶宗仪
- 《 风 》 —— [ 元 ] 陶宗仪
- 《 景辰张先生校文福建归林公崇高画闽溪放棹图赋诗其上以饯因次韵就题 》 —— [ 元 ] 陶宗仪
- 《 月九日 》 —— [ 元 ] 陶宗仪
- 《 次韵宁熙中上人姑苏纪游十首华山阻雨 》 —— [ 元 ] 陶宗仪
- 《 南村杂赋十首 》 —— [ 元 ] 陶宗仪
- 《 莲月轩在华亭东林寺为矩庵方上人赋 》 —— [ 元 ] 陶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