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刘老人百一歌

· 袁桷
昔闻宁王嘉定时,平淮如掌粮如坻。襄阳高屯十万卒,武昌金埒饶军资。 西蜀环山堆锦绣,滔滔南纪喉襟首。峨眉积雪不动尘,玉垒浮云古今守。 当年行都号全盛,翠箔珠帘争斗胜。西湖不识烽台愁,北关已绝强邻聘。 宝庆天子来自外邸朝诸侯,土疆日窄边庭忧。大帅偃蹇藩镇侔,小垒椎剥租瘢稠。 春城弦管暗烟雨,四十一年变灭同浮沤。咸淳太阿已倒持,铜山之贼专宫帷。 楼危金谷山鬼泣,舸走白浪江神悲。老人年周一甲子,至元大帝车书合文轨。 每话承平如梦中,万事东风过马耳。只今行岁一百一,坐阅天地同昨日。 秭归声苦红叶翻,邯郸睡熟黄粱失。门前手种青桐百尺长,笑指截取谐宫商。 少君荒唐方朔诞,不如老人亲见深谷为高岸。我孙之孙为玄孙,翔鸾峙鹄高下飞集骈清门。 凭公欲补先朝事,濡毫更作长生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宁王嘉定时:指宋宁宗嘉定年间。
  • 平淮如掌:形容治理淮河如同掌握在手中一样容易。
  • 粮如坻:粮食堆积如山。
  • 武昌金埒:武昌的军资充足。
  • 西蜀环山堆锦绣:形容西蜀地区山川秀丽。
  • 峨眉积雪不动尘:峨眉山的积雪常年不化,形容其高洁。
  • 玉垒浮云古今守:玉垒山的云雾长久不变,象征着历史的恒久。
  • 翠箔珠帘:华丽的窗帘和帘幕。
  • 北关已绝强邻聘:北方的边关已经断绝了与强邻的交往。
  • 宝庆天子:指南宋宝庆帝。
  • 大帅偃蹇:指当时的将领们安逸无为。
  • 小垒椎剥租瘢稠:小地方的官员残酷剥削,百姓的租税负担沉重。
  • 春城弦管暗烟雨:春天的城市中,音乐声在烟雨中隐约可闻。
  • 咸淳太阿已倒持:比喻政权已经不稳。
  • 铜山之贼专宫帷:指宫廷内部有奸臣专权。
  • 楼危金谷山鬼泣:形容战乱中建筑物的危险和山谷中的悲泣声。
  • 舸走白浪江神悲:船只在白浪中航行,江神为之悲泣。
  • 至元大帝车书合文轨:指元世祖至元年间的统一和文治。
  • 坐阅天地同昨日:形容时间的流逝,天地依旧。
  • 秭归声苦红叶翻:秭归的歌声苦涩,红叶翻飞。
  • 邯郸睡熟黄粱失:比喻虚幻的梦境。
  • 翔鸾峙鹄高下飞集骈清门:形容子孙们如凤凰和鹄鸟般高飞,聚集在清雅的门前。

翻译

昔日听说在宋宁宗嘉定年间,治理淮河如同掌握在手中一样容易,粮食堆积如山。武昌的军资充足,西蜀地区山川秀丽,峨眉山的积雪常年不化,玉垒山的云雾长久不变。当年行都号称全盛,华丽的窗帘和帘幕争奇斗艳,西湖不知烽火台的忧愁,北方的边关已经断绝了与强邻的交往。宝庆帝来自外邸朝见诸侯,国土日渐缩小,边疆忧虑。当时的将领们安逸无为,小地方的官员残酷剥削,百姓的租税负担沉重。春天的城市中,音乐声在烟雨中隐约可闻,四十一年间变化如同浮沤。咸淳年间政权已经不稳,宫廷内部有奸臣专权。战乱中建筑物的危险和山谷中的悲泣声,船只在白浪中航行,江神为之悲泣。老人年满一百一岁,至元年间天下统一,文治昌盛。每谈及承平时期如同梦中,万事如东风过耳。如今老人坐看天地依旧,秭归的歌声苦涩,红叶翻飞,邯郸的梦境虚幻。门前亲手种下的青桐树已长百尺,笑着指着它说可以截取来制作乐器。少年的荒唐和方朔的诞妄,都不如老人亲眼所见的深谷变为高岸。我的孙子们的孙子们如凤凰和鹄鸟般高飞,聚集在清雅的门前。凭借公欲补述先朝的事迹,濡笔更作长生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宋宁宗嘉定年间至元朝的历史变迁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如“平淮如掌”、“粮如坻”、“峨眉积雪不动尘”等,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景观。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如“宝庆天子来自外邸朝诸侯”、“咸淳太阿已倒持”等,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最后,通过对老人长寿和家族兴旺的描写,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