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戴帅初寄诗韵

入海逢车陆用艘,仁人不遇叹游遨。 登龙有意师元礼,刻鹄何心效伯高。 每笑囚山非国语,绝怜投阁反离骚。 此身幸免官驱使,两手犹能把酒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入海逢车陆用艘:比喻处境艰难,无论水路还是陆路都难以行进。
  • 仁人不遇:指有德行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或机会。
  • 叹游遨:感叹四处游荡,无所依托。
  • 登龙有意师元礼:比喻有志于成为杰出的人物,向贤人学习。元礼,指东汉时期的李膺,因其门下多贤士,故称“登龙门”。
  • 刻鹄何心效伯高:比喻模仿别人,却达不到原作的水平。鹄,天鹅;伯高,指东汉时期的书法家张芝。
  • 每笑囚山非国语:常常嘲笑那些拘泥于山野,不懂国家大事的人。
  • 绝怜投阁反离骚:非常同情那些因政治原因被迫投阁(自杀)的文人,他们的遭遇与屈原相似。
  • 此身幸免官驱使:庆幸自己没有被官府驱使。
  • 两手犹能把酒螯:双手还能自在地举杯饮酒。螯,螃蟹的前足,这里指酒杯。

翻译

无论是在海上还是陆地,都感到行路艰难,有德行的人却遭遇不公,只能四处游荡,无所依托。 我有着成为杰出人物的志向,愿意向贤人学习,但模仿他人却总是难以达到原作的水平。 我常常嘲笑那些拘泥于山野,不懂国家大事的人,也非常同情那些因政治原因被迫自杀的文人,他们的遭遇与屈原相似。 庆幸自己没有被官府驱使,双手还能自在地举杯饮酒。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世艰难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入海逢车陆用艘”和“仁人不遇叹游遨”描绘了作者所处的困境和内心的无奈。后两句则通过典故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和对现实的不满。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即使在困境中,作者仍能保持一份豁达和乐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学。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