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七里山

· 郭钰
寒松雾暗月西颓,人语无声鬼语哀。 郡国忍闻侯景诏,朝廷初弃戴渊才。 风传鼙鼓惊魂战,天入乡关望眼开。 骨肉死生俱未卜,泪痕血点满苍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里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寒松:寒冷中的松树。
  • 雾暗:雾气浓重,使景色显得昏暗。
  • 月西颓:月亮西沉,表示夜晚将尽。
  • 人语无声鬼语哀:形容夜晚的寂静,仿佛只有鬼魂在哀鸣。
  • 郡国: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指地方。
  • 侯景:南朝梁末年的叛将,这里可能指战乱。
  • 戴渊:人名,可能指当时的某位官员或英雄。
  • 鼙鼓:古代军中用以指挥或激励士气的鼓。
  • 惊魂战:形容战争的恐怖和惊心动魄。
  • 天入乡关:天空映照在乡间的关口,形容战乱中的景象。
  • 望眼开:形容心情的豁然开朗。
  • 骨肉死生俱未卜:指亲人的生死未卜。
  • 泪痕血点满苍苔:形容悲伤至极,泪水和血迹遍布苍苔之上。

翻译

寒冷的松树在雾气中显得昏暗,月亮西沉,夜晚即将结束。四周静悄悄的,仿佛只有鬼魂在哀鸣。地方上忍受着战乱的诏令,朝廷却开始忽视那些有才能的人。风中传来战鼓声,让人心惊胆战,天空映照在战乱中的乡间关口,让人心情豁然开朗。亲人的生死尚未可知,悲伤的泪水和血迹遍布苍苔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和人们的深切忧虑。诗中通过“寒松雾暗”、“月西颓”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氛围。后句通过“人语无声鬼语哀”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表达了人们在战乱中的无助和恐惧。诗的最后,通过对亲人命运的担忧和悲伤的泪水与血迹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战乱时代人民苦难的真实写照。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