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玄卿归吴予时有上京之行

· 袁桷
飘飘江海游,渺渺关河役。 燕鸿有相避,客子无定迹。 南山火云高,北山雪新白。 想此六月时,相顾各动色。 堠傍青松树,上有双鹄翼。 爱君慎舟楫,戒我专寝食。 扰扰行路难,风花乱如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飘飘: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渺渺:形容遥远或不明确。
  • 关河役:指旅途中的艰辛。
  • 燕鸿:燕子和大雁,常用来比喻离别。
  • 定迹:固定的行踪。
  • 火云:形容夏日天空的云彩,如同火焰一般。
  • 动色:表情变化,惊讶。
  • (hòu):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 鹄翼:天鹅的翅膀,这里比喻高远的志向。
  • 慎舟楫:小心驾驶船只。
  • 专寝食:专心于饮食和睡眠,指保持健康。
  • 扰扰:形容纷乱。
  • 行路难:旅途的艰难。
  • 风花:风中的花,比喻旅途中的不确定和困难。
  • 乱如棘:像荆棘一样杂乱无章。

翻译

我自由自在地游历江海,却也经历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 燕子和大雁有时会相互避开,而我这个游子却没有固定的行踪。 南山的夏日云彩高悬如火,北山的雪却新白如初。 想象这六月的景象,我们相视而惊讶。 瞭望塔旁的青松树上,有一对天鹅展翅。 我爱君如慎重的舟楫,戒备自己专心于饮食和睡眠。 纷乱的旅途艰难重重,风中的花儿杂乱如荆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对比南山的火云和北山的雪,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慨和对旅途的深刻体验。诗中的“燕鸿相避”和“客子无定迹”反映了诗人对离别和漂泊的无奈。结尾的“风花乱如棘”则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纷乱和困难,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深刻感悟。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