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浴佛日:佛教节日,即农历四月初八,纪念释迦牟尼佛诞生的日子。
- 燕游:指在燕京(今北京)一带游玩。
- 层层岫:岫(xiù),山洞或山峰。层层岫即层层叠叠的山峰。
- 面面池:面面,指各个方向。面面池即四周环绕的池塘。
- 丘壑:原指山丘和沟壑,这里比喻深邃的思绪或高远的志趣。
翻译
在浴佛节这一天,刘元定邀请诸位朋友一同出游高梁桥,我得到了“为”字的灵感。
千军万马般的人群涌出,这是燕京游玩的第一佳时。
虽然繁华景象自有其风采,但烟水之间的美景却未曾被人知晓。
西行可见层层叠叠的山峰,东来则是四周环绕的池塘。
我心中怀揣着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愿意将这份情怀借给主人,与他共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浴佛日出游的盛况,通过对比繁华与自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珍视。诗中“万队千骑出”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出游的热闹场面,而“烟水未曾知”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最后两句“胸中好丘壑,借与主人为”,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趣,也体现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愉悦心情。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