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引

华阳巾子碧绦环,紫府帘前旧押班。 阿母筵头争一掷,醉中输却小蓬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阳巾子:一种头巾,这里指道士的装束。
  • 碧绦环:绿色的丝带环绕。
  • 紫府:道教中神仙的居所。
  • 押班:古代官员上朝时的排列次序,这里指在神仙中的地位。
  • 阿母:指西王母,神话中的女神。
  • 筵头:宴席上。
  • 一掷:赌博时投掷骰子。
  • 小蓬山:神话中的仙山,这里可能指小的赌注或奖品。

翻译

头戴华阳巾,绿丝带环绕,站在紫府帘前,曾是旧时的押班。 在西王母的宴席上,投掷骰子一决胜负,醉意中输掉了小蓬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教仙境中的场景,通过华丽的服饰和神秘的地点,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阿母筵头争一掷”生动地展现了神仙间的轻松娱乐,而“醉中输却小蓬山”则带有一丝戏谑和轻松,反映了仙境中的无忧无虑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道教神话色彩。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