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张曲江感遇诗步韵四首

大鹏飞九万,鹪鹩巢一枝。 所以古名世,发愤视其为。 矧兹壮行日,云何不信斯。 龙见先试跃,位立求可知。 审此后先一,宁悲南北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鹏:传说中的一种大鸟,能够飞翔九万里。
  • 九万:极言其远。
  • 鹪鹩:一种小鸟,常用来比喻小人物或小事物。
  • 一枝:一根树枝,比喻小而简单的生活环境。
  • 名世:在世间有名。
  • 发愤:下定决心,努力。
  • :何况。
  • 壮行日:壮志即将实现的时期。
  • 云何:为何,如何。
  • 不信斯:不相信这些。
  • 龙见:龙出现,比喻有杰出才能的人出现。
  • 先试跃:先尝试跳跃,比喻先尝试展现自己的才能。
  • 位立:地位确立。
  • 求可知:追求可以知道的结果。
  • :仔细考虑。
  • 后先一:先后一致。
  • 南北岐:南北分岔的路,比喻选择的不同方向。

翻译

大鹏鸟能够飞翔九万里,而鹪鹩只在一条树枝上筑巢。因此,古代那些名垂青史的人,都是下定决心,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何况现在正是我壮志即将实现的时期,为何不相信这些呢?当有杰出才能的人出现时,他们会先尝试展现自己的才能,地位的确立是可以预见的。仔细考虑这些,就不会因为选择的不同方向而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大鹏和鹪鹩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壮志实现的信心和决心。诗中,“大鹏飞九万”象征着远大的志向和能力,“鹪鹩巢一枝”则代表了平凡和安逸。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自己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决心。后文中的“龙见先试跃”和“位立求可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于成功的自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