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怀书寄方肃之徐九一在馆读书

开笈抚馀篇,嘿坐空叹慨。 譬彼孤飞鸟,日暮失行次。 翻翮自求心,疏林独憔悴。 有朋在远方,念昔同中秘。 满堂见目成,数友称心寄。 徐子誇俊拔,巨手施鸿锤。 方髯索清真,远格标危帜。 谓余怀古僻,相与析疑义。 文章自有神,气声自有类。 披衣联食寝,论述难相避。 安知言笑时,忽睹别离事。 君留白玉堂,我踞幽山位。 玉堂生虚清,幽山多窈异。 当年万古情,此日三秋意。 明月共燕吴,秋风通寤寐。 有梦未辞遥,于心明不二。 束刍念金玉,尔音莫遐弃。 新诗速置邮,枕宝毋终閟。 今人那许窥,古人或可企。 安能必如古,所欲求其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开笈(jiān):打开书箱。
  • 嘿坐:默默地坐着。
  • 翻翮(hé):翻动翅膀。
  • 中秘:指宫中藏书的地方,这里指朋友间共同的知识和兴趣。
  • 目成:眼神交流,心意相通。
  • 鸿锤:比喻文笔雄健。
  • (rán):胡须。
  • 危帜:高耸的旗帜,比喻高远的志向或风格。
  • 析疑义:分析和解释疑难问题。
  • 气声:文章的气势和声韵。
  • 束刍(chú):捆绑的草料,比喻珍贵的礼物或信息。
  • 置邮:传递邮件。
  • (bì):关闭,不公开。

翻译

打开书箱,抚摸着剩余的篇章,默默坐着,空自叹息感慨。就像那孤飞的鸟儿,日暮时分迷失了方向。翻动翅膀,独自寻求内心的平静,却在疏林中显得格外憔悴。有朋友在远方,想起昔日我们共同在宫中藏书的地方学习。满堂的人通过眼神交流,心意相通,几位朋友称心如意地寄托了情感。徐子以俊拔著称,挥洒着雄健的文笔。方髯追求清真,远大的风格像高耸的旗帜一样标新立异。他们说我有古人的僻好,便与我一起分析解释疑难问题。文章自有其神韵,气韵声韵自然相类。穿着衣服联想到食物和睡眠,论述时难以避免。怎知在言笑之间,忽然看到别离的情景。你留在白玉堂,我占据幽深的山位。白玉堂里生出虚幻的清静,幽山中多有深邃的奇异。当年的万古情,今日的三秋意。明月共照燕吴之地,秋风通达梦境与现实。有梦不愿辞别遥远,心意明确不二。捆绑的草料思念着金玉,你的声音不要远弃。新诗迅速传递邮件,珍藏在枕边不要最终封闭。今人或许难以窥见,古人或许可以企及。怎能一定如古人那样,所求的至高境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孤飞的鸟、翻动的翅膀、高耸的旗帜等,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追求。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作者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学问的热爱,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