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滑滑:形容水流平缓而光滑的样子。
- 縠纹:细小的波纹,这里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 岚光:山中的雾气反射的光。
- 石榴裙:红色的裙子,这里比喻山色如石榴裙般艳丽。
- 风月:指自然景色,也常用来指代诗文中的美好事物。
- 水云:指山水云雾,常用来形容隐逸的生活或景致。
- 乱畦:指杂乱的田地。
- 薰:香气扑鼻。
- 飞觥:形容酒杯频频举起,饮酒热闹。
翻译
春水缓缓流淌,波光粼粼,山中的雾气反射出光芒,映照得山色如石榴裙般艳丽。今天我们只谈论自然的美景,何时能一起隐逸山水间,探问云雾的奥秘。细雨停歇,家门前的山鸟欢快地叫着,漫步在杂乱的田地间,草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在海棠花枝下,戴着乌纱帽,酒杯频频举起,但似乎还未尽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暮春时节与友人共饮的田园风光。诗中,“滑滑春流”与“岚光映照”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山水的画卷,而“谈风月”与“问水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后两句通过“山鸟喜”与“草花薰”进一步以动植物的欢愉来映衬人的愉悦心情,最后以“未觉飞觥到十分”作结,既展现了宴饮的热闹,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