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河道中和丘长孺惜别

琴绝休悲大小弦,长贫长病岂须怜。 朝春暮绩生尤苦,争得魂归自在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小弦:指琴上的两根弦,大弦代表低音,小弦代表高音。这里比喻生活中的高低起伏。
  • 朝春暮绩:朝春指早晨,暮绩指傍晚劳作。这里形容从早到晚的辛勤劳动。
  • 争得:如何能够。
  • 自在天:佛教用语,指极乐世界,这里比喻无忧无虑的境界。

翻译

琴声断绝,不必悲伤那大小弦的消失,长期贫困和疾病,又何须怜悯。 从早到晚的辛勤劳动生活实在痛苦,如何能够让自己的灵魂归于那无忧无虑的天堂。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苦难的深刻体验和对解脱的渴望。诗中,“琴绝休悲大小弦”以琴弦的断裂比喻生活的起伏,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后两句“朝春暮绩生尤苦,争得魂归自在天”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