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燕邸咏怀十诗各系以题思古
乙亥岁云秋,京华节奔走。
习静思古人,渐觉诸缘丑。
扰扰学名争,一事无能取。
持此食衣馀,何禆智与寿。
耳目本聪明,俗心自尘垢。
而有憧憧交,旦昼驱之走。
托权于世人,强身其左右。
世情相爱少,抱拙况非友。
不忖一物孤,犹云命不受。
尝观鼓物情,其初宁薄厚。
濡动责雨风,栽倾固不偶。
所以古至人,道力深所有。
贵我答天心,天亦为先后。
至今读其书,居然性灵久。
及兹未远涂,前修作内守。
今人亦不争,古人亦不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亥: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此处具体年份不详。
- 京华:指京城,即首都。
- 奔走:忙碌地来回走动,指忙于各种事务。
- 习静:习惯于安静,指追求内心的平静。
- 诸缘:各种因缘,指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的因缘关系。
- 丑:此处指不美好,不值得追求。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学名争:指为了名声而争斗。
- 无能取:无法取得成就。
- 禆:增加,有益于。
- 智与寿:智慧和寿命。
- 耳目:指感官。
- 尘垢:灰尘和污垢,比喻世俗的污染。
- 憧憧:形容心神不定。
- 旦昼:白天。
- 托权:依赖权力。
- 强身:使自己强大。
- 左右:身边,周围。
- 世情:社会人情。
- 抱拙:保持朴实无华。
- 不忖:不考虑。
- 一物孤:一件孤立的事物。
- 命不受:命运不接受。
- 鼓物情:激发事物的情感。
- 濡动:润湿而动,指事物的变化。
- 栽倾:栽种和倾倒,比喻事物的生长和衰败。
- 至人: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 道力:修道的力量。
- 天心:天意。
- 先后:指天意的安排。
- 前修:前人的修行。
- 内守:内心保持。
- 不朽:永存不灭。
翻译
在乙亥年的秋天,我在京城忙碌奔波。习惯了安静,我开始思考古人,逐渐觉得世间的纷扰不值得追求。为了名声而争斗,却一事无成。拿着这些微薄的衣食,对智慧和寿命有何益处呢?感官本是清明的,但世俗的心却像被尘垢污染。心中有着不安的交织,白日驱使着我去奔波。依赖世人的权力,让自己在周围变得强大。世间人情中,真正的爱很少,保持朴实无华也不是朋友。不考虑一件孤立的事物,还说是命运不接受。曾经观察激发事物的情感,起初并不在意其厚薄。事物的变化需要雨风,生长和衰败也不是偶然。所以古代的至人,他们的道力深厚。他们珍视我以回应天意,天意也为他们安排了先后。至今读他们的书,依然能感受到长久的性灵。趁此未远行之际,以前人的修行为内心守护。今人不争,古人也不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秋日京城中的思古之情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通过对比古人的道力和今人的纷争,作者表达了对内心平静和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尘垢”比喻世俗的污染,“憧憧交”形容内心的不安,以及“天心”和“先后”等,都体现了作者对天意和命运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明代士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