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席过鄱阳癸酉北征之作
挂席过鄱阳,匡庐压湖内。
舟行二十日,一与名山对。
弥旬风雨调,及此霁光贷。
陵峦宿浮阴,绝顶舒叆叇。
豁然峙澄流,近遥有馀态。
出自珠玑口,苍然青壁块。
倏忽暂逢迎,历历诸峰剀。
插石拂层穹,积林吞众薆。
紫氛生其上,将无白日碍。
下飞瀑布泉,潈射奔空溃。
洒落云天珠,势向扁舟碎。
举头一挹之,烟颜坐可靧。
而我览胜怀,初符宿所爱。
敢云默祝开,晴明我适逮。
虽云望中游,眼到身应在。
云间意自清,尘外胸无退。
灵秀远相披,况与明湖载。
因知造物奇,以湖作山配。
二三百里中,依依如襟佩。
横侧一舟行,千岭争向背。
日暮征帆遥,杳然波上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挂席:指乘船。
- 鄱阳:即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 匡庐: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叆叇(ài dài):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澄流:清澈的流水。
- 珠玑口:此处指湖口,形容湖水如珠玑般美丽。
- 苍然:青翠的样子。
- 倏忽:突然,迅速。
- 层穹:高高的天空。
- 众薆(ài):众多茂密的树木。
- 紫氛:紫色的云气。
- 潈射(cóng shè):形容瀑布水流急速喷射。
- 云天珠:比喻瀑布水珠如天上落下的珍珠。
- 挹(yì):舀取。
- 靧(huì):洗脸。
- 杳然:深远,不见踪影。
- 波上黛:形容水面上的颜色深沉如黛。
翻译
乘船经过鄱阳湖,庐山仿佛压在湖内。船行二十日,终于与这著名山脉相对。连日来风雨交加,如今终于迎来晴朗。山峦间积聚的云雾在绝顶散开,展现出云雾缭绕的美景。湖面豁然开朗,远近的山峦各有姿态。湖口如珠玑般美丽,青翠的山壁苍然耸立。突然间,山峰迅速迎面而来,清晰可见。山峰插入高高的天空,茂密的树林吞没了众山。紫色的云气在其上升腾,似乎不会阻碍白日的光芒。瀑布从高处奔腾而下,水流急速喷射,如同云天中的珍珠洒落,势向着扁舟碎裂。抬头舀取这些水珠,仿佛可以洗去脸上的尘埃。我心中对这美景的向往,与之前的期待相符。不敢说默默祈祷带来了晴朗,但晴朗确实让我得以欣赏。虽然只是在望中游览,但眼中所见,身心仿佛已到。心中的云间意自清,尘世之外的胸襟无退。远处的灵秀景色相互映衬,何况还有明亮的湖水相伴。因此知道造物的奇妙,以湖作为山的伴侣。二三百里间,湖山依依如襟佩。横竖间一舟行,千山万岭争相展现。日暮时分,征帆远去,水面上的颜色深沉如黛,渐渐消失在远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乘船经过鄱阳湖,远观庐山的壮丽景色。诗中,“挂席过鄱阳,匡庐压湖内”开篇即展现了湖山的宏伟气势。随后,通过对山峦、云雾、瀑布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珠玑口”、“云天珠”等,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明代山水诗的典型风格。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十可畏 》 —— [ 明 ] 郭之奇
- 《 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庚桑楚 》 —— [ 明 ] 郭之奇
- 《 搆秋思亭于百宜山中作诗六绝 》 —— [ 明 ] 郭之奇
- 《 行香子 其四 春病自遣四首,已巳作 》 —— [ 明 ] 郭之奇
- 《 固安饮黄亨臣明府署中达旦 》 —— [ 明 ] 郭之奇
- 《 六贤祠成诗以志之六贤者寇苏苏李赵胡 》 —— [ 明 ] 郭之奇
- 《 有怀陆山甫 》 —— [ 明 ] 郭之奇
- 《 过上杭陈扆六相招夜集自述两令坎壈事诗以慰之兼志别悰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