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秋何思以厝五节而结是亭也又成五绝

每当斜月到幽扃,几度临风拂翠屏。 三载天涯流恨水,百宜山下结愁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uò):安置,安排。
  • 五节:此处可能指五种情感或五种时节。
  • 幽扃 (jiōng):幽深的门户,指隐居之地。
  • 翠屏:翠绿的屏风,比喻青山。
  • 流恨水:比喻悲伤的情感如流水般不断。
  • 百宜山:山名,可能指适合各种情感表达的山。
  • 结愁亭:建造一个用来寄托忧愁的亭子。

翻译

有人说秋天为何思绪万千,于是我安排了五种情感来建造这个亭子,又创作了五首绝句。 每当斜阳照进我幽深的居所,多少次我在风中轻拂着翠绿的青山。 三年间,我在天涯流浪,心中的悲伤如流水般不断流淌, 在这百宜山下,我建造了一个亭子,用来寄托我的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深沉思绪和内心的忧愁。通过“斜月到幽扃”和“临风拂翠屏”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的“流恨水”和“结愁亭”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法排遣的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