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茗邀悦则过坐偶及禅理即席口占

漫将儒教释神玄,捉得真如共此天。 但识存存俱不朽,莫因渺渺视诸缘。 一灯在室光时照,万月于川影各圆。 深夜梅香窥座发,谈馀起对自悠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烹茗:煮茶。
  • 悦则:愉悦的状态。
  • 过坐:坐过一会儿。
  • 禅理:佛教的教义。
  • 口占:即兴作诗。
  • 儒教:儒家思想。
  • :解释,阐述。
  • 神玄:深奥难解的道理。
  • 真如: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性。
  • 存存:存在的状态。
  • 不朽:永恒不变。
  • 渺渺:遥远,模糊。
  • 诸缘:各种因缘。
  • 一灯:一盏灯。
  • 光时照:照亮了时间。
  • 万月:无数的月亮。
  • 影各圆:各自的影子都是圆的。
  • 梅香:梅花的香气。
  • 窥座发:悄悄地散发到座位上。
  • 谈馀:谈话结束之后。
  • 起对:起身应对。
  •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翻译

随意地用儒家思想来解释深奥的道理,捉住事物的真实本性与这天地共存。只要认识到存在的状态都是永恒不变的,不要因为遥远模糊而忽视了各种因缘。一盏灯在室内照亮了时间,无数的月亮在水中各自的影子都是圆的。深夜里梅花的香气悄悄地散发到座位上,谈话结束后起身应对,自然感到悠闲自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烹茶、谈禅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思想与佛教教义的融合理解。诗中“一灯在室光时照,万月于川影各圆”寓意深刻,既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与空间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对事物本质的洞察。深夜梅香与禅理的结合,更增添了诗作的意境与哲理深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