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寺见旧作有述同游者两谢君方子公张明教及童子二仲也

壁上苔痕字,回头十二年。 方平犹眼底,江令是生前。 童子来扶杖,山僧试煮泉。 浪中惊准出,塔下古蛟眠。 骇目洞心处,危滕峭石边。 无栽慈竹地,有纵怒鹏天。 一壁云皆碎,千沟瓦忽县。 波涵万里月,石老六朝烟。 杨子来歌吹,南徐阅井廛。 萍飘建邺镇,豆许海门船。 鲨鬣遮晴岛,珠胎射绿渊。 云堂招贾客,盐豉供朝贤。 夜火朝岚市,风枝水响禅。 山中无印老,休举带因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平:指方子公。
  • 江令:指江总,南朝陈文学家,曾任尚书令,故称江令。这里借指江总。
  • 童子:指二仲,即诗中的童子。
  • 山僧:指寺中的僧人。
  • 浪中惊准出:形容浪涛汹涌,仿佛有神灵从中惊现。
  • 塔下古蛟眠:比喻塔下静谧,如同古蛟在沉睡。
  • 危滕:高耸的藤蔓。
  • 慈竹:一种竹子,这里指竹林。
  • 怒鹏:比喻巨大的力量或气势。
  • 一壁云皆碎:形容云雾缭绕,如同被击碎的墙壁。
  • 千沟瓦忽县:形容屋顶瓦片如千沟万壑,忽然显得高悬。
  • 波涵万里月:形容月光照耀在广阔的水面上。
  • 石老六朝烟:形容石头上仿佛凝聚了六朝的烟云。
  • 杨子:指杨子江,即长江。
  • 南徐:指南徐州,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一带。
  • 井廛:指市井。
  • 萍飘:形容漂泊无定。
  • 豆许:形容船只小巧。
  • 海门:指海口,这里指江河入海口。
  • 鲨鬣:鲨鱼的鳍,这里形容岛屿的形状。
  • 珠胎:比喻水中的珍珠。
  • 云堂:指高大的殿堂。
  • 盐豉:一种调味品。
  • 朝贤:指朝廷的贤士。
  • 夜火朝岚市:形容夜晚的火光和早晨的雾气笼罩市场。
  • 风枝水响禅:形容风吹动树枝,水声潺潺,如同禅音。
  • 印老:指有印可证的高僧。
  • 带因缘:指佛教中的因果关系。

翻译

壁上的苔痕和字迹,回望已是十二年前。 方子公仿佛还在眼前,江总似乎是前世的身影。 童子来搀扶我,山僧试着煮茶。 浪涛中仿佛有神灵惊现,塔下静谧如古蛟沉睡。 高耸的藤蔓和峭石边,让人心惊目骇。 没有栽种慈竹之地,却有怒鹏展翅的天空。 云雾缭绕如碎壁,屋顶瓦片如千沟万壑。 月光照耀在广阔的水面,石头上凝聚了六朝的烟云。 杨子江上的歌声和吹奏,南徐州的市场和井边。 漂泊无定的建邺镇,小巧的海门船。 岛屿如鲨鱼的鳍遮蔽晴空,水中珍珠闪烁绿渊。 高大的殿堂招待贾客,盐豉供奉朝廷的贤士。 夜晚的火光和早晨的雾气笼罩市场,风吹动树枝,水声潺潺如禅音。 山中没有有印可证的高僧,无需提起因果关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围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浪中惊准出”、“塔下古蛟眠”等,生动地描绘了江景的壮丽和神秘。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和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