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八事春草

天地久和同,阳光多豫暇。 熙熙万汇怀,慕德从春借。 谁司大皞权,俄睹苍龙驾。 生气发句萌,水木互奔泻。 是时我山栖,昏旦依郊舍。 悠悠日月居,半倚云雷架。 未能分浅深,且欲观高下。 闭户养幽清,倚棂望桑柘。 时同草木心,日向春荣谢。 嗟兹大块情,不以遐方罢。 流润细无声,随风潜入夜。 重绎杜陵诗,乃知时雨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皞(hào):古代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春天之神。
  • 苍龙:古代传说中的东方七宿合成的龙形,象征春天。
  • 句萌:指草木初生的嫩芽。
  • (líng):窗户上构成格子的木条。
  • 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柘树也称黄桑。
  • 大块:大自然,大地。
  • 遐方:远方。
  • (yì):整理,梳理。
  • 杜陵: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翻译

天地间长久和谐,阳光下多有闲暇。 万物欣欣向荣,向往德行,从春天借来生机。 谁掌管春天的神权,转眼间看到苍龙驾临。 生气勃勃的嫩芽破土而出,水流和树木相互奔涌。 此时我栖息在山中,早晚依偎在郊外的屋舍。 悠闲的日子里,半靠着云雾缭绕的架子。 未能分辨浅深,暂且观察高下。 关闭门户培养幽静,倚靠窗棂眺望桑树和柘树。 时常与草木心灵相通,日复一日地向着春天的繁荣与凋谢。 感叹这大自然的情感,不会因为远方的离去而停止。 细润的雨水无声地流淌,随着风悄悄进入夜晚。 重新梳理杜甫的诗句,才知道这是及时的春雨化育万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山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和谐。诗中,“大皞”、“苍龙”等神话元素的运用,增添了诗意的神秘与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结尾处引用杜甫的诗句,巧妙地以诗解诗,深化了对春天雨水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与感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