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即事

帝城云物逢冬仲,玉署含毫对此辰。 恩重岁时多笔札,地偏清切少风尘。 向人梅柳迎阳发,近苑楼台过雪新。 吹律定应回黍谷,负暄终拟献枫宸。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一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帝城:指京城。
  • 云物:景物,景色。
  • 玉署:指翰林院,也泛指文学界。
  • 含毫:指构思文辞,写作。
  • 此辰:此时,此刻。
  • 笔札:指书写用具,也指书信或文章。
  • 清切:清静而切近。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向人:对人,向着人。
  • 梅柳:梅花和柳树。
  • 迎阳:迎接阳光。
  • 近苑:靠近园林。
  • 楼台:高大的建筑物。
  • 过雪:雪后。
  • 吹律:吹奏律管,古代用来定音律的竹管。
  • 回黍谷:传说中能使黍谷生长的神山,这里指使万物复苏。
  • 负暄:晒太阳取暖。
  • 献枫宸:向皇帝献上诗文。枫宸,指皇帝的居所。

翻译

在冬季的第二个月,京城的景色已经变得寒冷,我在翰林院中,正对着这个时节构思文辞。由于受到重用,我经常有机会书写文章,而这里环境清静切近,少有世俗的纷扰。梅花和柳树似乎在向人展示它们迎接阳光的姿态,靠近园林的楼台在雪后显得更加新鲜。我吹奏律管,希望能像传说中的回黍谷一样使万物复苏,最终我打算在晒太阳取暖之后,向皇帝献上我的诗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仲冬时节京城的景色和作者在翰林院中的生活状态。诗中,“向人梅柳迎阳发”一句,通过梅柳迎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冬日里的一丝生机。而“吹律定应回黍谷”则寄托了作者希望万物复苏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