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至英州九日登南山寺张明府载酒

野寺移樽木叶苍,南山佳色对重阳。 闲阶坐爱莓苔静,深院时闻松桂香。 岂有参军来落帽,偏宜陶令与传觞。 今朝不费天涯目,此地登高近故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莓苔 (méi tái):青苔。
  • 参军: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 落帽:比喻失意或失败。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隐居田园著称。
  • 传觞 (chuán shāng):传递酒杯,指饮酒。

翻译

在野外的寺庙中,我们移动酒杯,四周的树叶已显苍老,南山的美丽景色正对着重阳节。 静静地坐在石阶上,喜爱这青苔的静谧,深院中不时能闻到松树和桂花的香气。 我这参军之人并未因失意而落帽,反而更适合像陶渊明那样传递酒杯,享受酒宴。 今天不用费力远望,这里登高就能近观故乡,感觉非常亲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情。诗中“闲阶坐爱莓苔静”一句,以静制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而“今朝不费天涯目,此地登高近故乡”则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