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禁闱:宫廷之内。
- 云物:云的色彩,泛指天象。
- 冰霜:比喻严寒。
- 水泉:泉水。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远行或传递书信的人。
- 九重:指天,也指皇宫。
- 调元:调和元气,指治理国家。
- 阳回:阳气回复,指春天的到来。
翻译
在仲冬时节,雪后宫廷内充满了皇恩的光辉,我在阁楼中吟诗远眺,享受着清新的阳光。渐渐地,云彩似乎在迎接吉祥的到来,不要让严寒逼迫岁月的流逝。地暖使得泉水先于其他地方流动,江面上寒冷,鸿雁远行相互依偎。在皇宫中,更需要调和元气,治理国家,期待着春天的到来,虽然此刻阳气尚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仲冬时节的景象,通过雪后宫廷的恩光、阁中的吟眺,表达了作者对清晖的欣赏。诗中“云物迎祥”、“水泉自动”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机。末句提及“调元事”和“阳回力尚微”,暗示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春天到来的期盼,体现了深沉的忧国情怀和对自然规律的敏锐观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