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山寺

万古金山寺,烟波四望分。 对江吴共楚,终日水和云。 灯影摇鲛室,香烟触雁群。 最宜禅诵处,船客夜深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鲛室: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地方。鲛人,即传说中的人鱼。
  • 禅诵:指僧人念经。

翻译

万古流传的金山寺,四周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站在寺中,可以同时看到吴地和楚地,江水与云天终日相伴。夜晚,灯影摇曳,仿佛在鲛人的居所;香烟袅袅,触动了天边的雁群。这里最适宜僧人念经,深夜里,过往的船客也能听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金山寺的宁静与深远。通过“烟波四望分”和“终日水和云”的描绘,展现了寺庙四周的广阔水域和变幻莫测的天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两句通过“灯影摇鲛室”和“香烟触雁群”的细腻描写,增添了神秘与诗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结尾的“最宜禅诵处,船客夜深闻”,则强调了金山寺作为禅修之地的静谧与神圣,同时也表达了船客对这份宁静的向往和共鸣。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