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蒹葭采采露为霜,楼上啼乌伴夜长。 谩道故人工比素,独怜中妇织流黄。 葳蕤宝带同心结,宛转流苏百和香。 零落空华君不见,封书谁为寄渔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采采:茂盛的样子。
  • 流黄:黄色的绢。
  • 葳蕤(wēi ruí):形容植物茂盛,也形容文采华丽。
  • 宝带:华贵的腰带。
  • 同心结:象征爱情的结。
  • 宛转:曲折回旋的样子。
  • 流苏:装饰物,常用于帐幕或窗帘的边缘。
  • 百和香:多种香料混合的香。
  • 零落:凋零,散落。
  • 空华:虚幻的美景。
  • 封书:封好的信。
  • 渔阳:地名,今河北省境内。

翻译

芦苇茂盛,露水凝结成霜,楼上的乌鸦啼叫,伴我度过漫长的夜晚。 空说故人的情谊如素绢般纯洁,我却独自怜悯那织黄绢的中年妇女。 华丽的宝带上系着象征爱情的同心结,曲折回旋的流苏散发着百和香。 凋零的虚幻美景你看不见,封好的信,谁会为我寄往渔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凄美的夜晚,通过蒹葭、露霜、啼乌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思念的氛围。诗中“独怜中妇织流黄”一句,透露出对平凡生活者的同情与关怀。末句“封书谁为寄渔阳”则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期盼,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崔一鸣

崔一鸣,番禺人。光玉子。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五五。 ► 9篇诗文

崔一鸣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