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黎惟仁先生

竹径松斋养道机,闻将名姓寄丹扉。 盈阶兰玉森相茁,绕树鹓雏始学飞。 红叶晚堆烧药鼎,白云閒补住山衣。 尊前却笑磻溪叟,犹伴周王射猎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道机:指修道的心得或机缘。
  • 丹扉:红色的门,指仙境或高人的居所。
  • 盈阶兰玉:形容门庭显贵,子弟众多。
  • 森相茁:茂盛地生长。
  • 鹓雏: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比喻高贵的子弟。
  • 烧药鼎:炼丹的鼎,指修炼仙丹的器具。
  • 住山衣:隐居山林时所穿的衣服。
  • 磻溪叟:指姜子牙,传说中他在磻溪钓鱼,后被周文王发现并重用。
  • 周王:指周文王。

翻译

在竹林小径和松木斋房中修养道心,听说您将名字留在了仙境之门。 门前兰花和玉树茂盛生长,环绕的凤凰雏鸟刚刚学会飞翔。 傍晚时分,红叶堆积在炼丹的鼎旁,白云悠闲地补缀着隐士的山居衣裳。 在尊贵的座前,我却笑那磻溪的老人,仍然陪伴周王狩猎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士修道、门庭显贵的景象,通过“竹径松斋”、“丹扉”、“兰玉”、“鹓雏”等意象,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高贵。诗中“红叶晚堆烧药鼎,白云閒补住山衣”一句,以景寓情,表达了隐士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情怀。结尾的“磻溪叟”与“周王”的对比,既显示了隐士的淡泊名利,又暗含了对周王狩猎归来的戏谑,增添了诗意的深度与趣味。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