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琴砖从修宅得之感而赋此

· 陶益
吾亲难得见,故物易湮沉。 出土犹疑璧,挥锄不视金。 焦桐寻雅约,流水待知音。 珍重归堂上,缅焉思独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琴砖:古代用来放置琴的砖,常作为文人的雅器。
  • 湮沉:埋没,消失。
  • 焦桐:指烧焦的桐木,常用来比喻珍贵的遗物。
  • 雅约:高雅的约定或盟约。
  • 缅焉:遥远地,深切地。

翻译

我难得见到已故的亲人,而那些旧物也容易消失不见。 从土中挖出,它像是珍贵的玉璧,挥动锄头时,我并不去看那些金子。 这焦桐木寻找着高雅的约定,流水则等待着知音的到来。 我珍重地将它放在堂上,深深地思念着,感觉非常遥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旧物的珍视。诗中,“琴砖”作为故物,象征着过去的记忆和亲人的遗留。诗人通过对比“出土犹疑璧”与“挥锄不视金”,突出了对精神财富的重视远胜于物质财富。后两句以“焦桐”和“流水”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高雅文化和知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无限缅怀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