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先墓

地下音容在,人间岁月侵。 年将世泽远,江与泪痕深。 鸟雀荒村路,松楸久客心。 空劳岵屺咏,终废蓼莪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见。
  • 先墓:祖先的墓地。
  • 音容:声音和容貌,这里指对已故亲人的记忆。
  • :逐渐消逝。
  • 世泽:家族的恩泽或影响。
  • 松楸 (sōng qiū):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墓地。
  • 岵屺 (hù qǐ):《诗经》中的一篇,表达孝子思母之情。
  • 蓼莪 (liǎo é):《诗经》中的一篇,表达孝子思父之情。

翻译

在地下,亲人的音容犹存,但在人间,岁月已逐渐侵蚀了记忆。 年纪增长,家族的影响力似乎越来越远,江水似乎也与我的泪痕一样深。 鸟雀在荒凉的村路上飞翔,松树和楸树在我久居他乡的心中。 我徒劳地吟咏着《岵屺》,最终还是放弃了吟唱《蓼莪》。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地下音容在”与“人间岁月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记忆与现实的冲突。通过“江与泪痕深”和“松楸久客心”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提到《岵屺》和《蓼莪》,暗示了作者对传统孝道的尊重和对无法尽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明代诗人区大相的诗歌才华。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