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厓志有感次高春元韵

国步如棋局面残,正寻生着死中难。 崎岖恢复孤臣在,十二金牌一召还。 沉海敢忘忠捧日,逢厓空有恨排山。 试看蜀魄啼春处,犹带英雄血泪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国步:国家的命运。
  • 如棋:比喻形势复杂,如同下棋一般。
  • 生着死中难:在生死关头做出决策极为困难。
  • 崎岖:形容道路不平,比喻处境艰难。
  • 孤臣:指忠诚而孤立无援的臣子。
  • 十二金牌:历史上宋朝皇帝为了召回岳飞,连续发出十二道金牌,这里比喻紧急召回。
  • 沉海:比喻深沉的忠诚。
  • 忠捧日:忠诚如捧日,比喻忠诚至极。
  • 逢厓:遇到悬崖,比喻遇到绝境。
  • 恨排山:比喻怨恨极深,如同山岳一般沉重。
  • 蜀魄啼春:蜀地的魂魄在春天啼哭,这里指英雄的悲歌。
  • 英雄血泪斑:英雄流下的血泪留下的痕迹。

翻译

国家的命运如同残局中的棋局,生死关头的决策极为艰难。 在艰难的恢复过程中,忠诚的臣子孤立无援,如同被紧急召回的十二道金牌。 我深沉的忠诚如同沉入大海,忠诚至极如同捧日,但遇到绝境时,怨恨如同山岳一般沉重。 试看蜀地的魂魄在春天啼哭,那英雄的血泪斑斑,仍带着英雄的悲壮。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深刻描绘了忠诚臣子在国家危难之际的艰难处境和深沉的忠诚。诗中“国步如棋”、“生着死中难”等句,形象地表达了国家命运的复杂和决策的艰难。后句通过“孤臣”、“十二金牌”等意象,展现了忠诚臣子的孤立无援和被紧急召回的情景。结尾的“蜀魄啼春”、“英雄血泪斑”则抒发了英雄悲壮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