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吟

·
闻道如何可夕死,死生原是道之常。 不闻有昼可无夜,几见无阴只有阳。 道在何从见寿夭,心安始可等彭殇。 更于此外求闻道,蹋遍天涯徒自忙。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午: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具体指哪一年需要结合历史背景来确定。
  • 高攀龙: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升,号东篱,是明代中期的理学代表人物之一。
  • 夕死:晚上死去,这里比喻生命的终结或人生的末路。
  • 死生原是道之常:生死是自然规律的常态。
  • 彭殇:彭祖和殇子,彭祖是中国神话中的长寿者,殇子指早逝的儿童,这里用来比喻长寿与短命。

翻译

听说如果领悟了道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无憾,因为生死原本就是自然规律的常态。 没有听说过只有白天没有黑夜,也未曾见过只有阳没有阴。 道理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寿命的长短,只有心安理得,才能平等地看待长寿与短命。 如果还要在除此之外寻求道理,那么走遍天涯也只是徒劳无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生死、昼夜、阴阳等自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和道理的深刻理解。诗中,“闻道如何可夕死”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认为只要领悟了道理,生命的终结也无所畏惧。后文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描述,强调了生死、昼夜、阴阳的不可分割,进而引出“道在何从见寿夭,心安始可等彭殇”的观点,指出真正的道理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接受,而非外在的追求。最后一句“蹋遍天涯徒自忙”则是对盲目追求的讽刺,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领悟生命的真谛。

高攀龙

高攀龙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云从,改字存之,号景逸。万历十七年进士,授行人。以疏诋杨应宿,谪揭阳典史。遭亲丧,家居三十年。天启元年,进光禄少卿,疏劾阁臣方从哲,夺禄一年,改大理少卿。四年拜左都御史,揭崔呈秀贪赃秽行,为阉党痛恨,削籍归。与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海内士大夫称高顾。时阉党专政,东林党人遭迫害。不久,崔呈秀复矫旨遣人往逮,攀龙投水死。有《高子遗书》。 ► 1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