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午: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具体指哪一年需要结合历史背景来确定。
- 高攀龙: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升,号东篱,是明代中期的理学代表人物之一。
- 夕死:晚上死去,这里比喻生命的终结或人生的末路。
- 死生原是道之常:生死是自然规律的常态。
- 彭殇:彭祖和殇子,彭祖是中国神话中的长寿者,殇子指早逝的儿童,这里用来比喻长寿与短命。
翻译
听说如果领悟了道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无憾,因为生死原本就是自然规律的常态。 没有听说过只有白天没有黑夜,也未曾见过只有阳没有阴。 道理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寿命的长短,只有心安理得,才能平等地看待长寿与短命。 如果还要在除此之外寻求道理,那么走遍天涯也只是徒劳无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生死、昼夜、阴阳等自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和道理的深刻理解。诗中,“闻道如何可夕死”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认为只要领悟了道理,生命的终结也无所畏惧。后文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描述,强调了生死、昼夜、阴阳的不可分割,进而引出“道在何从见寿夭,心安始可等彭殇”的观点,指出真正的道理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接受,而非外在的追求。最后一句“蹋遍天涯徒自忙”则是对盲目追求的讽刺,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领悟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