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轩春兴

· 陆深
笙歌院落养花天,六十年踰七十前。 坐隐尚馀经国手,卧游无藉买山钱。 江流东下饶鲑菜,风信南来有雁笺。 双鬓不嫌搔更短,老人心事爱随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笙歌:指音乐和歌唱。
  • 院落:庭院。
  • 养花天:指春天,适宜养花的季节。
  • 六十年踰七十前:指已经超过六十岁,但还未到七十岁。
  • 坐隐:指隐居。
  • 经国手:治理国家的能力。
  • 卧游:指在家中悠闲地想象旅行。
  • 买山钱:指隐居所需的资金。
  • 鲑菜:泛指江河中的鱼类和蔬菜。
  • 风信:指风带来的消息。
  • 雁笺:指书信,古代常以雁传书。
  • 搔更短:指头发因年老而脱落。
  • 随缘:顺应自然,不强求。

翻译

在春天的庭院里,笙歌悠扬,正是养花的好时节,我已经超过了六十岁,但还未到七十岁。虽然隐居,但仍有余力治理国家,在家中悠闲地想象旅行,无需依赖隐居的资金。江水东流,带来了丰富的鱼类和蔬菜,南风带来了书信。我的双鬓因年老而脱落,但我不介意,因为老人的心事就是爱顺应自然,不强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年长者在春天的庭院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顺应的态度。诗中“笙歌院落养花天”一句,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的悠闲生活。后文通过“坐隐尚馀经国手”和“卧游无藉买山钱”等句,展现了诗人虽隐居但仍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无求无欲。最后两句“双鬓不嫌搔更短,老人心事爱随缘”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年老的接受和对生活的随和态度,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