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朝侵晓再出西城门

· 陆深
曙色喧阗满市楼,穿云十里度林丘。 汉家事业三分国,禹贡山川九等州。 村落人烟风不散,园田生计岁应收。 茂林修竹浑如许,安得兰亭擅昔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诘朝:清晨。
  • 侵晓:破晓,天刚亮。
  • 曙色:黎明的天色。
  • 喧阗:声音大而杂乱。
  • 穿云:穿过云层。
  • 林丘:树林和山丘。
  • 汉家事业:指汉朝的功业。
  • 三分国:指三国时期的魏、蜀、吴。
  • 禹贡:《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中国古代的地理和物产。
  • 九等州:古代中国将州分为九等,以区分其重要性和规模。
  • 村落人烟:村庄和居民。
  • 风不散:风不停歇。
  • 园田生计:农田和生计。
  • 岁应收:每年应该收获。
  • 茂林修竹: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
  • 浑如许:竟然如此。
  • 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描述了东晋时期文人在兰亭的雅集。
  • 擅昔游:独占过去的游览。

翻译

清晨,天刚亮,我再次走出西城门。黎明的天色中,市楼里充满了喧闹声,我穿过云层,行走了十里,越过了树林和山丘。想到汉朝的辉煌事业和三国时期的分裂,以及《禹贡》中记载的九等州。村落和居民在风中不散,农田的生计每年都有收获。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竟然如此美丽,我怎能不怀念过去在兰亭的游览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出行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曙色喧阗满市楼”一句,既展现了清晨的繁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后文通过对汉家事业、禹贡山川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结尾的“茂林修竹浑如许,安得兰亭擅昔游”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