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春日月坡初成
浩浩月初上,月坡正受之。
以我无营心,当此独坐时。
为筹世中事,无乐可代兹。
长林寒风息,春气蔼如斯。
万族各萌动,我心岂不知。
頫视方舆静,仰观圆象驰。
灵襟既无际,一形安足私。
持以畀大钧,荣悴非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戌:指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
- 月坡:高攀龙所建的园林中的一处景点。
- 无营心:没有世俗的烦恼和欲望。
- 独坐时:独自静坐的时刻。
- 筹世中事:思考世间的事务。
- 无乐可代兹: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了。
- 长林寒风息:长长的树林中寒风停息。
- 春气蔼如斯:春天的气息如此和煦。
- 万族各萌动:万物开始生长发芽。
- 我心岂不知:我心中怎能不明白。
- 頫视方舆静:俯视大地,一片宁静。
- 仰观圆象驰:仰望天空,星辰运行。
- 灵襟既无际:心灵开阔无边。
- 一形安足私:身体只是暂时的存在,不足以私有。
- 持以畀大钧:将此心境奉献给宇宙自然。
- 荣悴非所思: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
翻译
在庚戌年的春天,月亮初升,月光正好照在月坡上。我心中没有世俗的烦恼,此时正独自静坐。思考世间的事务,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了。长长的树林中寒风停息,春天的气息如此和煦。万物开始生长发芽,我心中怎能不明白。俯视大地,一片宁静;仰望天空,星辰运行。心灵开阔无边,身体只是暂时的存在,不足以私有。将此心境奉献给宇宙自然,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月坡上的静坐体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诗中,“浩浩月初上,月坡正受之”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夜景,而“以我无营心,当此独坐时”则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后文通过对春天气息和万物生长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与自然合一的感觉。最后,作者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人荣辱的宇宙观,体现了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高远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