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丙戌予出守宣城值仲春廿日连雨不止正有闾阎之忧忽津吏走报麦垄淹没遂偕同寅汪西麓登北楼四望怅然

· 区越
山城连日雨,急潦似潮头。 麦垄都沉海,篱门各系舟。 白虹来有兆,赤手措无筹。 一望愁无际,凭谁共北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嘉靖丙戌:指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个丙戌年。
  • 宣城:地名,今安徽省宣城市。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廿日:二十日。
  • 闾阎:指民间,百姓。
  • 津吏:管理渡口的小吏。
  • 同寅:同僚,同事。
  • 汪西麓:人名,可能是作者的同僚。
  • 北楼:地名,可能是宣城的一个楼阁。
  • 急潦:急速的洪水。
  • 麦垄:麦田中的田埂。
  • 篱门:用篱笆围成的门。
  • 白虹:白色的虹,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 赤手:空手,没有工具或武器。
  • 措无筹:没有对策,无法应对。

翻译

在明朝嘉靖丙戌年,我担任宣城的守官,正值仲春二十日,连续的雨水使得洪水如潮水般汹涌。麦田的田埂都被淹没,如同沉入了大海,家家户户的篱笆门前都系着小舟。白色的虹出现预示着不祥,而我却空手无策,无法应对这场灾难。站在北楼上,一眼望去,忧愁无边无际,谁能与我一同在这北楼上共担忧愁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宣城遭遇连日大雨,洪水泛滥的景象。诗人通过“麦垄都沉海,篱门各系舟”生动地表现了洪水之严重,百姓生活之艰难。诗中“白虹来有兆,赤手措无筹”反映了诗人面对天灾的无助与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

区越

区越,参校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乡贤区西屏集》(简称万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简称民国本)。 ► 572篇诗文